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国学术“走出去”:挑战、机遇与未来

来源: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辑: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14-01-06

【核心提示】中国学术面临的显著问题是原创性的、反映中国现当代变革与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素质和水平的研究人才不多,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数量较少,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国...

      【核心提示】中国学术面临的显著问题是原创性的、反映中国现当代变革与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素质和水平的研究人才不多,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数量较少,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国外学界直接对话不足。

  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和引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实基础。在“走出去”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学术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应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助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专家学者。

  挑战:中国学术原创性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目前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郭广银(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开放度不够高,与国际前沿研究总体差距较大,全面走向世界还需要较长时期。研究经费支持还不够,学术界的使命感责任感、研究的规范性与国际学界仍有一定差距。

  张异宾(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学术面临的显著问题是原创性的、反映中国现当代变革与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素质和水平的研究人才不多,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数量较少,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国外学界直接对话不足。

  刘锋(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主任、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学术著作外译和学术语境的移植问题值得关注。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译介为其他语言时,往往容易发生语义偏差,这一现象扩展到文章、著作,更为显著。     

  机遇:中国实践为学术发展创造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面对各种问题的同时,中国学术“走出去”又有哪些历史机遇?

  张异宾:就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我国建立了完整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使研究达到世界前沿水准有了可能。中国30多年来进行的改革是世界当代史上最为重大和成功的实践,这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对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从方法论的高度提出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继续深入改革开放密切结合,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了重要历史机遇。

  郭广银:学术发展水平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在未来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这必将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经济支撑。

  刘锋:国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为中文学术著作外译、传播中国学术界思想创造了良好机遇。凤凰集团的《符号中国》已经输出英文版、法文版、俄文版、韩文版,《符号江苏》丛书成功输出英文版。     

  未来:学术“走出去”关键在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郭广银:要加大对社科人才培养及其研究的投入,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另外,要从智库层面推动学术界参与国际协同创新、向世界推介中国学术。近期东南大学与江苏华信科技战略研究院、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江苏决策咨询国际智库高层专家研讨会”即是这样的平台。会议从问题、理论和实践等维度宣传了“中国经验”、讲述了“中国故事”,是一次成功尝试。

  张异宾:“走出去”的重要前提是我们要有高水平、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学界应关注国际前沿性课题,比如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当代资本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等前沿研究,均较好地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交流中推动国内学术思想的世界性传播。同时从战略上看,培养一支熟练掌握外语、熟悉国外社会科学讨论语境、能够融入国外学术界的青年人才队伍也尤为重要。

  刘锋:外译是向世界译介中文著作、传播中国学术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在国际学术语境里发出中国声音,用中国声音说中国道理。在进行著作外译时,必须注重译著的国际规范性,高水平地翻译中国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正本清源,避免由于学术语境不同造成理解差异,畅通中外沟通渠道。

 

作者:王广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3日第5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