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来源: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辑: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11-11-14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5日 04版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之一   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

\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5日 04版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之一  

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要求,近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部分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领导、高等学校书记校长专门就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分析讨论,现摘发他们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坚持“三个并重” 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刘川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要面向国家需要、学科前沿、文化交流,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不断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局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高校要坚持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基础理论创新水平;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础研究数字化平台,推动基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倡导包容多样的理念,鼓励厚积薄发,力争在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高校要坚持应用研究的先导地位,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问题为中心,不断加强应用对策研究;要推动官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成为“思想库”和“智囊团”。

  二是坚持传统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并重,不断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瞻性。传统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高校的特色优势和立校之本。高校要进一步巩固传统学科优势地位,重视文史哲等基础理论研究,发挥其长期积淀下来的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等重要作用;调整传统学科的结构和布局,克服传统学科结构与功能老化现象,使传统学科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兴交叉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积极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要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探索学科理论前沿,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三是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并重,不断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战略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高校新的时代使命:文化传承创新。高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诠释和研究,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历史传承。要积极开展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既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在实践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又要构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善于运用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要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着力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深入推进天津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靳润成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我们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认为,《意见》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明确把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纳入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体系,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二是明确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作用和主攻方向,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加注重研究质量和成果转化;四是明确把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对进一步纠正长期以来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倾向,充分激发高校广大师生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天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按照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及教育部的要求部署,天津教育系统结合实际,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的重点工作》,其中特别突出要着力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文化强市建设。初步设想,要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全面提升我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

  一是要着力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平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学科专业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我们要大力人文社科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加快发展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以及立足学术前沿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尽快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启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30个市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5个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二是要着力培养和聚集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文社科重点人才培养和聚集计划,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坚持每年聚集5名左右高水平人文社科拔尖人才,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学贯中西、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大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尽快形成一支学术精湛、作风严谨、具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研究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三是要着力遴选和确立一批重大研究课题。我们要大力实施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紧紧围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选题,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坚持每年投入300万元,重点立项资助30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研究课题。

  四是要着力推出和转化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我们要依托高校人才密集、学科齐全、力量雄厚的优势,积极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加快推进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将人文社科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积极向产业化方向转化,更好服务文化强市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问题、中国资源和中国责任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童世骏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尤其要重视研究中国问题、利用中国资源、履行中国责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要兼顾各个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社会对各个学科的外部需要。我们要下大力气去寻找这两种需要的结合点,尽可能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推动学科发展,并且以学科前沿成果推动社会进步。以哲学为例,研究“如何讲理”这个问题,在今天就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从总体上说,研究中国发展的经验和中国发展的挑战,对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有大量的经验需要我们从学术上总结提炼;中国发展来日方长,有大量的挑战需要我们从学术上反思应对,其中包括已基本解决但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发展不足”的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但还严重存在的“发展不当”的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苗头、今后几年估计会更加严峻的“发展不稳”的问题。

  中国学者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无疑要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研究资源。在当今世界的科研竞争中,恰当的研究课题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问题”既是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研究的宝贵资源。除此之外,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传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集中而高效的政治体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的政治资源;中国人数众多而条件改善的科研队伍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宝贵的人力资源。为用好这些资源,我们要防止只重视汉族文化而忽视兄弟民族文化,只重视古代传统而忽视近代传统,只重视儒家文化而忽视百家文化。为用好这些资源,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集中力量好办大事”的优势要真正体现为“集中力量办好大事”、“集中力量办大好事”,必须恰当处理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更加仔细地研究和尊重学术领域的普遍规律和不同学科的特殊规律,更加重视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并且让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和学术组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用好这些资源,我们还要下更大力气把更多最优秀的年轻人吸引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中来,并进一步提高现有队伍成员的专业素质、团队精神和政治认同。

  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说“中国应当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时所具有的那种国际意识和全球胸怀,也应该更好地体现在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当然,就中国人口和领土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而言,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依然是中国学者为世界尽责的重要形式,甚至是主要形式。但在各国经济密不可分、全球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学术条件大大改善的情况下,中国学者比以往有更大责任去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国际学术研究,在解决全球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向世界贡献的学术成果要在世界上真正被承认为“贡献”,必须不仅具有高质量的知识内容,而且具有高水平的传播形式。

  最近几年来,国外公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国外学界对中国人的学术参与和学术贡献也有比以前高得多的期待。反过来说,发生在中国的不端学术行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不良学术产品,也会让国外的一些人更加失望,使那里的另一些人更加得意。因此,我们要把国外对中国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期待当作中国学术走出国门的最好条件,充分用好,以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水平的学术成果,以适应对方情况、体现交流诚意的方式,参与国际学术活动,扩大国际学术影响,以实际行动让朋友们对我们更加信任,让另一些人对我们不敢轻视。

  发挥首都高校优势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贡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姜沛民

  首都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应当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学科建设、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以国家战略和首都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理论创新和提高社会服务贡献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鼓励高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研究宣传。发挥首都高校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重点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推进跨学科研究,促进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努力支持建设一批瞄准世界学术高端水平的一流学科,形成一批具有首都特点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首都经济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都文化软实力提升等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加大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贯彻实施首都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努力建设一支名师引领、团队协作、务实创新、治学严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纳入首都教育人才规划纲要(2011-2020年),统筹规划,抓好落实。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住房保障等配套扶持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和机制,鼓励首都高校用好国内国外人才资源,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团队协作与自由探索相结合,逐步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名家大家、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育并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建立跨学科、院系、学校、地区、部门的开放型研究机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加强学术自律,推进风清气正的学风建设。

  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努力培养具有“北京精神”的一代新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首都高校要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观念,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研究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结合中实现全面发展。要以学习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着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首都市民。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推进首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率先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首都教育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进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目前,北京教育国际博览会、“北京论坛”等已经成为首都教育对外交流的品牌;81所首都高校接收了185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京就读,聘请外籍教师超过4000人;首都院校在境外承办的孔子学院(学堂)达到102个,9所学校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23所学校合作开展了28个境外办学项目。首都高校要进一步巩固教育合作交流的成果,进一步发挥高校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积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参与和推动国际问题研究,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推进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传播力度,切实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全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沈健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高校将全面贯彻《意见》和全国高校社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社科强省的战略要求,组织和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关注涉及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科研创新,促进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咨询和决策服务,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着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交叉学科建设。坚持“立足基础优势,面向江苏特色,注重学科交叉”的方针,每年投入7200万元,积极发展新兴文科优势学科、应用型文科优势学科并使之成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跨学科研究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打破高校原有的学科划分壁垒,促进传统学科的改造与重组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与成长,实现学校科研、学科优势与国家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拓展学校与政府和社会深度合作的空间,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二是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学术平台。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紧紧抓住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利时机,启动建设一批高校校外研究基地,鼓励高校与江苏省内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合作共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平台,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首批将遴选建设20个校外研究基地。在高校建立一批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通过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和江苏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为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咨询服务。

  三是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六个注重”、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八项工程”的总体要求,每年设立500万元重大与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组织高校学术造诣高、应用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研究力量开展集中攻关,力促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继续办好并发挥“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等战略发展论坛的决策咨询作用。

  四是着力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依托高校学科、人才、智力优势,通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积极参与、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专业优势,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积极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文化学术交流等渠道,积极参与并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扩大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建设一批精品文化讲坛,强化高校在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高校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作用,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江苏特点的文化品牌作出贡献。

  五是着力加强高水平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富有江苏高校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品牌,把打造学术大师和青年学术骨干有机结合起来,把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大家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加大对新兴学科人才队伍的培养,积极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尽快脱颖而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强化质量的导向作用,形成一套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科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贯彻协同创新战略思想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赵德武

  协同创新,是以需求为导向,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创新力量,通过开展全面而深度的合作,重点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协同创新,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概念,更是战略层面的理念;不只是单纯的科研组织形式,更是科研创新的新形态;不只是实现创新的路径,更是贯穿创新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协同创新,要求我们整体协同,打破学科阻隔、体系壁垒,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有效配置、充分共享,实现全面创新;要求我们多元协同,加强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间、高校与行业产业间、高校与区域间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集成创新;要求我们开放协同,克服市场反馈滞后和信息不对称,使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更加直接高效,实现即时创新;要求我们持续协同,改变临时合作、应急研究、追求短平快的状况,构建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实现稳定持续创新。此外,高校还要把协同创新的战略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个方面,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应当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一是以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为重点,着力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将依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采取“学科特区”的组织形态,大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努力构建具有“三中”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二是以国家金融安全等国家及行业发展中的重点战略问题为重点,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重大研究平台。西南财经大学将积极依托学校现有“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从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与“一行三会”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协同创新,着力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化、金融审慎监管、中国家庭金融等重大问题。同时,创办金融学英文期刊,展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成就,研究中国特色金融体系,推动中国金融学走向世界。三是以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联合研究,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西南财经大学将紧密围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学校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主动融入、积极作为,着力开展西部问题的长期跟踪研究,努力建设中国西部财经智库。四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重点,整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在明确四大主攻方向的基础上,还要重点解决好体制机制和平台建设的问题。在体制机制上,要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交流合作模式,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在平台建设上,要改进和加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协同创新,强化开放合作,注重内涵建设,突出特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