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以管理创新推动学术理论创新

来源: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辑: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13-03-13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需要专家学者坚守学术传统、坚定学术信心、坚持学术操守,不断进行创造性研究,推出优秀学术成果,也需要国家社科基金和各级社科规划管理部门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着力进行示范引导和推动促进。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几位专家学者和基层一线的社科管理工作者,请他们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家社科基金助力学术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到“理论创新”,在您看来,学术理论创新应当注意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社科基金发挥了怎样的独特作用?

  陈先达:我是从事哲学研究的,以我自己的体会,老实说,哲学要在学术理论上实现创新是不容易的。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我觉得应当在传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才能谈哲学学术理论上的创新。毋庸置疑,哲学社会科学尤为重视学术理论创新,但没有积累,没有传承,是无法创新的。当然,反过来说,只有不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遵循这样的理念,我在曾经参与过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中,面对那些创新特色不够突出的课题,始终严格遵循评审要求,对课题中创新性这一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并鼓励和督促课题负责人完善这一部分,力求实现课题项目都能有所创新,从而达到国家社科基金的标准。我始终认为,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始终明确牢记自己所肩负的传承文化、创新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现实与历史使命,应当始终坚持“在积累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研究方向,始终坚持以问题意识为研究导向,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对我国国情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与认识,通过自己审慎的思考来认清当今世界形势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自己的问题,产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对决策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王雨辰:作为一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者,从学术理论创新的角度来讲,我充分体会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独特推动作用。对我而言,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本身就是在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在“创新”。

  以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为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可以说为我们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学者指明了方向。这些年,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我们不仅了解了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流派和基础理论问题,而且国内学界也逐渐形成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构后发国家生态文明理论的思路,这对我们突破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西方话语霸权和西方中心论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从生态环境角度反思我国现代化建设既有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武器和理论指导。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为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智力支持,我们非常感谢国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大力支持,定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之中,认真做好每一个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科规划管理要为学术理论创新创造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理论创新,离不开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创新,请您对如何创新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理念和方式,进一步推进学术理论创新谈谈看法。

  刘琼莲:对于社科理论研究者来讲,创新就是要在研究中时刻保持以创新的态度、手段、理念来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以此推动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在内的社科研究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社科规划管理工作通过创新驱动,在这方面无疑先行了一步:国家社科基金在培养学术人才和配置学术资源方面,面向整个社科理论界,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大可能地实现了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与权利公平,尤其为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各种便利,支持并鼓励他们的科研创新工作。

  当然,学术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相应地,服务于学术理论创新的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创新也永无止境。为更好地产出学术理论创新成果,我们应当以永不停滞、永不满足的态度来进一步推进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创新,尤其要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改进相关管理措施、制度和办法,如调整和充实评审专家库、完善通讯评审制度、提高基金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优秀成果的推介与转化等。只有通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才能为学术理论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从而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毕秀梅:我从事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已有多年,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着极大的不同。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角度讲,一方面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探索性劳动;另一方面也需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者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创造出一整套适合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项目管理体制。在这方面,我认为有几项重点工作:第一,应着力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机制。为此,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的建设,实现成果与需求者之间的对接,注重理论在实现转化中的成本绩效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产学研”结合。第二,努力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一是社科规划管理部门应建立人才档案,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成果转化情况的掌握,为有潜质有成长力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多服务;二是借助开题、论证、研讨等活动,组织有创新能力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人才成长。第三,要将科学的管理理念植入到学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全过程。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协调不同单位或不同学术团队的关系,围绕项目研究进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学术研究合力,实现学术研究的整体性创新;在优化学术资源配置上,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统筹传统学科发展与新兴学科发展,统筹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统筹国家层面研究与地方层面研究,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能力。

  杨毅:作为一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者,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切身感受到中央对于地方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理论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譬如,国家社科基金专门设立了面向西部地区的西部项目,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学者脱颖而出,在巩固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学科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同时,也使一大批富有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借助于国家社科基金的影响力被更多人所熟知,极大地提高了民族地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表述,为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树立了更高标杆,也对社科规划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需要国家社科基金这种国家级科研基金的支持,也需要具有各地特色学科科研项目的辅助。为实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目标,就国家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来说,应当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深化立项重点,探寻专业而又灵活的申报制度,在加强专业化、特色化项目立项的同时,全力支持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跨地域的“项目群”研究,以此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进一步提升我国学术科研的实力和水平。

  访谈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先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王雨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教授 刘琼莲

  吉林省社科规划办副主任 毕秀梅

  云南大学社科处处长 杨毅

 

                          闻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