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跨越知识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

来源: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辑: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2013-03-18

【核心提示】这部以“知识鸿沟”为主题的《报告》出炉的过程,也恰是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跨越一道道“鸿沟”,逐步实现“走出去”的过程。

【核心提示】这部以“知识鸿沟”为主题的《报告》出炉的过程,也恰是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跨越一道道“鸿沟”,逐步实现“走出去”的过程。
 


  2012年底,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共同支持下,《世界社会科学报告2010》(以下简称《报告》)中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报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组织全球学术界编辑出版的第二部《世界社会科学报告》。

  十年前,在第一部《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编撰过程中,中国学者也曾积极参与,但最终中国学者的文章未被收录其中。时隔十年,第二部《世界社会科学报告》不仅收录了四篇中国学者的文章,其他文章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也多有涉猎,在该书编辑委员会里还出现了中国学者的身影。

  这部以“知识鸿沟”为主题的《报告》出炉的过程,也恰是中国社会科学学者跨越一道道“鸿沟”,逐步实现“走出去”的过程。

  关键词一:话语权  争取国际话语权是融雪于水的过程

  作为西方舶来品,社会科学无论词汇、理论或方法,多年来一直是西方话语占据主导。“中国学者要走出去,首先必须打破西方在学术规则上的垄断地位。”《报告》编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表示,争取国际话语权,关键要进入到国际规则制定的核心圈中。

  在《报告》十二人编委会中,黄平是唯一的中国人。除了他以外,编委会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还有四人。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声音仍处于强势,但相较于十年前,这个比例已有了可喜的改观。

  《报告》的征文,从初选到一步步淘汰、压缩,最终只剩几十篇。黄平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与各路专家学者在各种会议上、餐桌上、咖啡厅里争论、较劲,最终才达成共识。在他的努力下,第二部《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的编撰过程中,终于也有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声音。

  “这是一个雪融于水的过程。”黄平感慨,“我们需要平时经常与国际同行打交道,以自己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在报告编撰时,才能逐步使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得到认可、接纳和体现。”

  关键词二:争取 从“豆腐块”变成论文

  《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编辑组在编委会的指导下和世界各地学者、顾问的协助下,对报告的主题、题目和作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论文提纲通过初选后,韦莉莉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论文写作。谁知道,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周云帆精心把她写就的论文翻译成英文后,却发现大大超出了合同要求的字数限制。

  “估计当时他们只想把我的文章做成一个三千字左右的闪讯,但若要完全涵盖合同里要求的各项内容,全面真实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与评价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没有七八千字做不到。”韦莉莉与国际合作局的同事们反复对文章进行删改,却始终无法做到既保证内容完整又符合字数要求。

  “再删就只剩骨架子了,而仅剩结论的文章能被西方学者接受吗?截稿日期眼看就要到了,我那时几乎有了放弃的想法。”韦莉莉说。

  经过几番斟酌,韦莉莉给该书主编写了一封诚恳的长信,将她遇到的难题和中国方面的考虑告知对方,希望能协商解决。信发出后,很快接到了回信。“主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我先把文章发过去,待评议专家看过后,再考虑如何处理。”

  出乎所有人意料,评议专家对文章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文章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是如何“在国际水平上实践”的。

  国际同行评议专家意见让论文发表有了保证。“到后来,文章字数不但没被删减,编辑甚至要求我增添更多的数据和内容。从每次返还的编辑意见稿的满篇红字,看得出他们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情况的重视和关注。”韦莉莉说。

  关键词三:规范 站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

  从提交提纲到最终发表,韦莉莉感触最深的是如何把中国学者的思想真实准确地传递给国际同行——“遵循国际规范、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和词汇术语来表达”是韦莉莉总结出的首要经验。

  黄平对此也颇为赞同:“十年前我们的文章没有入选,学术上的确存在不合国际学术规范之处也是原因之一。我们若不和别人站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交流,我们说的别人不能理解,我们的研究价值再高也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每一个细枝末节。由于一个很小的概念问题都可能导致文章不被采用,因此,考虑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促进工作分属于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和国际哲学人文科学理事会两个组织,为了防止文章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式提法令编辑产生误解,韦莉莉还专门去信向编辑作了说明解释。

  关键词四:合作  “走出去”需要合力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共同组织的《报告》,从2008年12月按选题指南提交提纲进行遴选,到2010年6月该书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出版发布,再到2012年11月《报告》中文版在北京出版,历时整整四年。事实证明,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离不开中国学者、管理部门的齐心协力;跨越“知识鸿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制度体制、学科壁垒、语言文字、国别地区等多重差别,架起沟通世界社会科学发展与联系的桥梁,离不开全球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

  中文版的出版,也是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进行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告诉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教育部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上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早在2004—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研究所就与教育部社科司密切协作,共同指导和实施“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有效提升了在中国
高校和智库中开展欧洲研究的水平,促进了中欧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学术交流。王镭表示:“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愿继续与教育部社科司同心协力,为中国学者‘走出去’提供信息渠道和资助平台,更好地发挥沟通、整合的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5日第427期 作者:邓之湄